关于马克吐温的<卡拉维拉斯县的驰名的跳蛙>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14:50:32
它到底说明了什么故事啊,有什么寓意啊

基本介绍:
  《卡拉维拉斯县驰名的跳蛙》是马克·吐温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该作品极具马克·吐温的幽默风格,生动地呈现了淘金热中采矿区人们的生活和精神状态。马克·吐温用拼音方式来记录下地方口音、俚语、土语、和连篇的语法错误,使得笔下人物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除了记录语言,他还采用了重复的叙事手法,塑造了吉姆·斯迈利、西蒙·威勒等扁平人物,达到了幽默的效果。
  作者简介:
  马克·吐温(Mark Twain,1835-1910),原名塞缪尔·朗荷恩·克列门斯,生于密苏里州一地方法官家庭,收入微薄,生活困苦。上学时就干各种杂活,十二岁时父亲去世,开始了独立的劳动生活,先后当过印刷所学徒、送报人、排字工人、水手、舵手和记者等。成为职业作家后,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尤其是反帝斗争。他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他经历了美国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其思想和创作也表现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发展阶段。他的早期创作,如短篇小说《竞选州长》(1870)、《哥尔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1870)等,以幽默、诙谐的笔法嘲笑美国“民主选举”的荒谬和“民主天堂”的本质。中期作品,如长篇小说《镀金时代》(1874,与华纳合写)、代表作长篇小说《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1886)及《傻瓜威尔逊》(1893)等,则以深沉、辛辣的笔调讽刺和揭露像瘟疫般盛行于美国的投机、拜金狂热,及暗无天日的社会现实与惨无人道的种族歧视。

自1862年年底起,马克·吐温先后在几家报馆当记者。这期间,他开始发表幽默小品,当时这类取材民间风俗和趣事的小故事很受一般民众的欢迎。他的第一篇短篇小说《卡拉维拉斯县驰名的跳蛙》就这样应运而生。小说诙谐风趣,但也没有什么深意。马克·吐温意识到:“不能一味逗乐,要有更高的理想。”在此后的创作中,他加大了社会批判的力度,尽可能增强文学作品的教谕功能。